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,乡村旅游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,在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、农村繁荣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,2022年,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0亿人次,旅游收入突破1.2万亿元,带动800多万农民就业增收,这些数据充分说明,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,在新时代背景下,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,更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、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。
一、乡村旅游:乡村振兴的新引擎
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,通过开发特色民宿、农家乐、农事体验等项目,农民收入来源得到有效拓展,以浙江莫干山为例,当地通过发展高端民宿产业,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超过5万元,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服务业的转型升级。
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,通过"旅游+"模式,推动农业与旅游、文化、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,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业集群,如陕西袁家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,打造了集观光、休闲、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,年接待游客超过300万人次。
乡村旅游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,为满足游客需求,各地加大了对农村道路、供水、供电、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,同时提升了教育、医疗、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,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。
二、乡村旅游:城乡融合的新纽带
乡村旅游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回归自然、体验乡村生活的机会,通过参与农事活动、品尝农家美食、体验乡村文化,城市居民能够深入了解农村、亲近自然,增进对乡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。
乡村旅游促进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,城市资本、技术、人才等要素通过乡村旅游项目进入农村,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;农村的优质农产品、特色手工艺品等通过旅游渠道进入城市,实现了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。
乡村旅游推动了城乡文化交融,通过开展民俗表演、非遗展示、传统手工艺体验等活动,促进了城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,既保护了乡村传统文化,又丰富了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。
三、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路径
发展乡村旅游要坚持因地制宜,突出特色,要充分挖掘当地自然资源、文化资源、产业资源,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旅游产品,如云南元阳梯田通过保护性开发,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。
要注重提升服务质量,完善配套设施,加强从业人员培训,提高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;完善旅游标识系统、停车场、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,提升游客体验。
要加强品牌建设,创新营销模式,通过打造区域旅游品牌、开发特色旅游商品、创新营销方式,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,如浙江安吉通过"中国美丽乡村"品牌建设,成功打造了乡村旅游的"安吉模式"。
乡村旅游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中国乡村的面貌,它不仅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,也为城乡融合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,在新时代背景下,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、更实的举措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,让乡村旅游成为推动乡村振兴、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,通过持续创新、优化服务、提升品质,乡村旅游必将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,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、推动共同富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。